推进科技创新  拓展国际合作

——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体会

 

国土资源网(2011831日)

 

姜建军

 

  改革创新、完善制度、破解“两难”,保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化快速发展进程中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为解决好这一重大课题明晰了思路。在深入学习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探讨国土资源管理改革发展大计的重要节点,广大国土资源科技与国际合作工作者高度关注并深入思考的问题是:如何适应当前国土资源形势,为提升和推动国土资源管理事业改革发展做好强有力的服务和支撑。笔者在此谈谈体会和思考,与大家探讨。

  采用新的战略思维推进科技创新与国际合作,为提高国土资源管理水平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推动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提高安全、高效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

  从我国基本国情、发展阶段和资源禀赋来看,突破资源瓶颈制约,解决土地“双保”两难和矿产资源安全保障等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问题,必须依靠科技创新、科技进步与国际合作的强有力支撑。

  提高国土资源管理水平,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需要更有力的科技与国际合作支撑。新型资源观要求我们必须由数量管理向数量、质量和生态综合管理转变,由单纯的资源管理向资源、资产、资本“三位一体”管理转变,由单纯着眼国内资源向统筹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转变,提高国土资源管理的科学水平,采用新的战略思维和全球视野推进科技与国际合作工作成为当务之急。

  保障“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实施,提高资源保障能力需要更有力的科技与国际合作工作支撑。实现地质找矿突破,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资源保障,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缓解资源瓶颈制约,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对国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保护的基础支撑能力,必须在立足国内的基础上,在国际范围内合理配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的资源。

  防治地质灾害、应对气候变化需要更有力的科技与国际合作工作支撑。在保障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对国土资源科技与国际合作工作提出迫切要求。

  加快构建科技创新与国际合作新机制,为服务国土资源事业改革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科技与国际合作工作已成为国土资源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部署,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不断开拓创新,具体举措如下:

  加快构建科技创新与国际合作新机制,发布施行一批政策措施。一方面,适时发布实施《关于加强科技创新工作的若干意见》,开创“科研基地搭台、人才培养先行、产学研用结合、科技专项引导、重点领域突破”的科技工作新机制。另一方面,适时发布实施《关于促进地质与矿产资源领域对外开放与合作的若干意见》,加强对境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工作的统筹协调,探索实践“政府引导、地质先行、企业跟进、金融配合”的“走出去”新机制。

  系统部署“十二五”科技与国际合作工作,发布实施一批规划。推动发布实施《国土资源“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与《国土资源“十二五”国际合作发展规划》,贯彻落实好国土资源部与科技部共同印发的《国土资源“十二五”科学技术普及行动纲要》,构建发展国土资源科普体系。此外,还要贯彻实施《国土资源“十二五”标准化发展规划》,完善国土资源标准体系,为国土资源各项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和监管依据。

  服务保障“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一批科技支撑措施。一是研发一批适合中国地质找矿特点的勘查技术和装备,建立一批地学研究、勘查技术野外实验和科技应用示范基地。二是提升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盘活一批难选冶矿产资源。三是修订和研制一批与地质找矿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推广应用一批先进成熟的地质找矿科技成果。四是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现代地学理论、熟练掌握一线地质找矿工作的科技人才。

  加强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研究,加快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一方面,依靠科技创新提高资源监管的能力和水平。重点以实施国土资源卫星应用工程等重大项目为依托,健全完善“一张图”和“土地矿产资源综合监管平台”,并推动其创新和应用。另一方面,依靠科技创新促进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延长地质工作链。重点实施地质灾害应急监测技术系统、二氧化碳地质储存科技示范工程、矿山地质环境现代化监测与治理技术装备研发工程等。

  显著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强一批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加强国家与部级重点实验室建设,以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为契机,建立“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提升地球科学前沿基础研究水平。同时,以野外一线为重点,加强野外科学观测综合研究基地建设,改善地质装备条件,加快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步伐,努力提高地质工作现代化水平。此外,还要贯彻落实《国土资源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加快构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机制。

有重点、分领域地开展国土资源国际合作,实施一批重大国际合作项目等。“十二五”期间,国土资源领域将积极围绕重点工作任务,编制实施一批重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和大科学计划,显著增强国土资源科技创新能力;引进消化和吸收一批关键技术和管理理念,加大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力度,培养一批国土资源高端人才,提升国土资源管理能力和水平;密切与主要资源国家、国际组织的合作关系,拓展和巩固国际合作平台,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优选开展一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国际合作项目,明显增强参与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保障发展的能力。 

  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十二五”时期是国土资源实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的关键时期。国土资源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对科技与国际合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我们将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为国土资源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系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司长)

 

您是第13390430位访问者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3036454号-1
版权所有:《中国矿业》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  址: 北京市朝阳区安定门外小关东里10号院东小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2213826 88374941 E-mail: zgkyzzs@163.com